来源:环球国际平台登录 发布时间:2025-04-06 15:56:35
过去的一年里,驿站总计发文大致1691篇,留言区收到的评论(包括因种种原因未能上墙的部分)保守估计也有数万条。数万条评论,就是数万次心声,且大多数来自快递一线和基层网点。
真情流露者有,深知灼见者有,逆耳忠言者有,辩论争议者亦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不胜枚举。这是驿站最可贵、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老鬼最为看重和珍视的财富。讲真话·迎新春。通过这一些再鲜活不过的真实声音,重新审视和深度透析快递现状。
讲真话·迎新春, 特别策划第7篇,也是最后一篇了,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开放式”的线年,我们正真看到,几乎所有的头部玩家都在积极谋变——顺丰“不负”,中通“止战”,圆通“造势”,韵达“筑基”,申通“换挡”,极兔“求安”,德邦“守己”,京东“强链”,菜鸟“重塑”…
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不管是通达兔,还是菜鸟京东,在提速产品分层、深化业务布局等方面,都“不约而同”的选择跟顺丰对标,甚至直接将顺丰做为“假想敌”,直接在市场上真刀真枪叫板。
摸着顺丰过河也好,抢食顺丰蛋糕也罢,“内卷至死”的中国快递需要“破局者”,更需要“革命者”,就像老铁在评论中所言:
同理,通达想要跳出通达,菜鸟想要重塑金身,极兔想要食饱求安,都得有一种“刀刃向内”的变革勇气。
哎!怎么说呢?顺丰就是培养人才地方,每个城市80%的员工来自顺丰,很多快递的经营者和领导者来自顺丰,顺丰的每一级的压力都大,考核也多,好好的培养出的人才都送别个公司了。
高端市场的肉有多香,遭的罪就有多难受,顺丰要面临的困难,对菜鸟也肯定一样的,都不会那么容易。
我曾做过圆通业务员,圆通管理层想在某些单品上学顺丰,比如“圆准达”,要求和顺丰一样。但品牌效应肯定比不过顺丰,做不到位的地方很多。现在却成为一种对业务员罚款的载体,唏嘘。
世界五百强“顺丰”,在国际快递已经领先国内其他快递的市场占有率,极兔在“霸王”崛起,但不能与顺丰比较,与国内加盟式快递对比前茅了。
顺丰之前发展前景确实不错,近几年情况不看好,管理混乱,上边我看也有人说了,装卸外包造成丢失率破损率上升,班车由13米箱车,改到21米加高加宽大箱车,这么大的车人踩着东西都摸不到顶,能想象快件如何装卸的,破损无非慢慢的变多,造成每个中转环节养几十个处理破损的人员,客户体验只会越来越…
不是听说中通都退出东南亚的布局吗?任何成功的商业模式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仅仅凭烧钱可能性不是很大,极兔也无法复制当初的极兔。
极兔是高起低就了,当初起网,定位高端,照比顺丰京东全部直营,最后因没有卖点和根基,很快滑落到加盟制,拉通达系代派,努力融入通达的局子里。需终实在没饭吃了,买个汇通的壳子混入通达的市场阶层。得以拿到一个学生证。不然恐怕今天也没有极兔的什么事了。成功了放都是香的,失败了说都是臭的。大浪淘沙,浮浮沉沉几十载无非是东家拉了几十个点位,西家拉了十几个点位。此消彼长。变态至极的快递业离魅魍魉神仙大佬你唱罢了我登台,也都是行业的过路客。
看了你的回复也能理解,毕竟你知道只是后期的事情,内部的布局和规划你不知道。极兔进入中国起初本来对标的就是顺丰,在省会城市主城区是有执行门店,且选址第一要求就是在顺丰门店附近,最好隔壁。
兄弟说的也不完全准确,总部还是要求以加盟为主,之所以有些核心城市代理区有一种声音要对标顺丰是因为总部和加盟商有很多是顺丰出来的人,他们对通达系加盟商和电商的情况并不了解,想对标顺丰抢商务件和散单,因为利润高,这个想法后绝大多数被否了,如果真的对标顺丰那成本加盟商根本顶不住。
极兔从刚开始到国内所有人都不看好,再到后来联合围剿,一直到成功上市与所有快递平起平坐。它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超越对手的办法是不走对手一样的路。他从成立之初都有明确的目标。所做的每一步都是为实现该目标。价格战只是他实现目标的手段之一,并非全部。
极兔确实牛逼,几年前大部分同行不屑一顾或者冷嘲热讽,但实际他区别于桐庐系的运营思路,超前的品牌宣传,强大的国际化路线和相对廉洁高效的管理团队,给传统快递行业人上了生动的一课,不得不服。
你不懂极兔和拼多多,他们最牛的是他们的体系,同样的事情阿里需要三个人,拼多多和极兔只需要一个人,而且淘汰机制非常完善。
通达不需要跳出通达,快递就是规模效应,只要有量,顺丰后面会慢慢的走下坡路。真正的高端件、商务件其实也不多,如果量起来,利润大,重开一条高端线也不是什么难事。
不要过于迷信通达系的数据了,实际做到快递入户到村且亲手交给收件人的哪家能做到,即使每个收件人的电话都打一遍的也做不到吧,何况打通呢?竞争这么激烈到这种程度实际做到邮管局要求的又有哪一家呢?通达的快递小哥已经很累了,善待他们吧!特别是中通,件量已经做到了通达第一,速度也很快,但是末端还是跳不出通达圈的。
目前中通的几个板块,仓储,快递,冷链,快运,都是有些沉淀的,同比于通达的其他几家的确优秀,要跳出他们的行列,理论上来说的确可以,服务内容可以算得上对标顺丰,有些模块做的可能比顺丰还好,比如区域件,但是市场认可度上是要打问号的,同样的价格商家或者C端还是更认可顺丰。
那么也有人会想不从价格上去对标顺丰,从服务内容上去与通达兔做差异化行不行?如果价格上与通达兔拉不开差距,那叫什么差异化,本质上不还是经济快递?那不就变成了玩概念了……
只能说拭目以待,总部有钱,也要让网点有钱,让毛细血管也能有钱,合理的费用保证合理的服务,从而拉开合理的差距,这钱从哪来?又回到了市场认可度和议价权上面来了。
现在的也好,后来的也罢其实都是为了进去捞一把真正想做大的不多,曾经的大佬德邦都撒手了。别人想做大太扯,那些说加盟的也一样每个层级都是为了赚钱。后期大概率都是为了养大一些套现走人。顺丰本身也不想自降身价去打压别人,自己也干不过来。同样包邮若能选顺丰那别人也不会有第二选择。整个江湖就那么大,快则几个月,多则十来年新老交替太多。可能不变的还是压榨末端包括加盟商和自有快递员。
市场决定一切,底层反馈真实,一切来源于现场,无论饼画的多好,是不是满足市场才是关键,物流讲究点线网,网络如果不稳,终究只是亭台楼阁,迟早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