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国际平台登录 发布时间:2025-05-11 15:28:42
为深入贯彻实施福鼎白茶“3+2”发展的策略,积极应对市场形势,稳定春茶尤其是白毫银针茶青价格和成品茶销量,逐步加强茶产业高水平发展的金融支持和风险防控,全面助力我市茶业企业和“三农”主体发展提质增效,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市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增设福鼎白茶金融服务专班,由福鼎金融监管支局、茶产业发展中心、市场监督管理局、茶业协会以及相关银行组成,深入茶企调研贷款需求,针对茶企白毫银针生产计划,结合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实茶企“白名单”分层级授信贷款政策和贷款主办行机制,原则上以存量贷款最多或新增意向信贷投放最多的银行为主办行,防止过度授信。
(二)各银行要逐步扩大专项贷款规模,2025年茶业贷款总额力争在2024年基础上增长20%以上,并保持逐年适度增长,为茶企收购白毫银针茶青提供信贷支持。茶企新增贷款必须用于白毫银针茶青收购且落实大数据扫码非现金交易。
(三)各银行要全力支持茶业企业的信贷需求,出台相应的专属信贷产品。对2021年以来收购白毫银针茶青(大数据溯源平台统计数据)综合排名前10名的企业,单户可新增贷款额度最高2000万元;综合排名11-30名的企业,单户可新增贷款额度最高1000万元,以上综合排名前30名企业新增300万元(不含)-2000万元(含)的贷款由市太姥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最高限额担保,风险银担采取2∶8分担比例,担保费用按2‰收取,企业应具备物联网独立仓储并提供符合国有公共仓入仓标准的成品茶作为反担保。超过最高担保限额的贷款(包含单户超过2000万元以上的新增贷款)可由企业在国有公共仓(企业专仓)的成品茶提供质押或符合银行要求的担保物作为抵押,具体以各银行信贷政策要求的担保方式为准。
(四)新增贷款需求100万元(含)-300万元(含)的“白名单”茶企,需将符合国有公共仓入仓标准的成品茶转入国有公共仓(企业专仓)监管,并提供入库证明作为反担保,由市太姥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做担保,风险银担采取2∶8分担比例,担保费用按2‰收取;新增贷款需求100万元以下的茶企,由福鼎市太姥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实行“见贷即保”,风险银担采取2∶8分担比例,担保费用按2‰收取。
(五)设立担保风险资金池,由市政府筹措资金2000万元,期限三年。按照新型“政银企担”机制,对开展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发生代偿的进行补偿,并对风险资金进行动态补充,保持合理规模。
(六)按照“原贷原办法、新贷新办法”的利率管理机制,各银行新增贷款(含增量部分)根据市场LPR利率变动,按一定周期调整利率,同等条件下利率应优惠于本机构其他类企业贷款利率。存量贷款按各银行有关法律法规办理。对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经营状况良好的茶企、茶商及茶农,实施差异化利率政策。为使用贷款收购白毫银针茶青并使用大数据扫码非现金交易的茶企积极争取上级重点金融惠企贴息。
(七)各银行要逐步优化续贷条件和流程,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切实做到小微茶企融资无还本续贷全覆盖,且贷款额度不能降低,利率不能上浮,缓解企业短期金钱上的压力,严禁抽贷压贷,避免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困境。同时,严厉打击骗贷、套贷行为。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公安局、茶产业发展中心、福鼎金融监管支局、茶办、茶业协会、太姥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各有关银行〕
(八)本着“有为政府、市场运作,金融赋能、风险可控,保真保值、联动营销,先易后难、由点带面,公平普惠、利企利农”的原则,建立健全“政银企担”国有公共仓运行机制。成立福鼎白茶国有公共仓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整体承租市国司白茶公共仓用于运营。
(九)进入国有公共仓的产品需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做品质溯源、等级评审、入仓监管,有融资需求的还应进行价值评估。国有公共仓分为直营仓储和企业专仓两部分,直营仓储运营之日起三年内按市场仓储费用标准给予1/3优惠。其中:
直营仓储用于有存储和融资需求的企业,由福鼎白茶国有公共仓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直接管理运营以及兜底处置;
企业专仓由具备物联网独立仓储的企业向国有公共仓运营公司提出授权申请,仓储条件和白茶产品经严格审核后,实行全程追溯、共同监管;
出仓的产品加贴国有公共仓认证的标识,提供福鼎白茶原产地官方信用背书,为企业的产品营销赋能,实现“保真保值”。
(十)发挥龙头茶企引领带动作用,引导茶企、茶商持续加大我市白毫银针茶青收购力度,稳定白毫银针市场行情报价。春茶收购期间(3月15日-3月31日)开展茶青收购企业“龙虎榜”排名评比,对贡献重大、表现突出的茶企给予奖励,于春茶结束后张榜公告,及时兑现。对收购量较少且与自身能力、责任严重不匹配的企业取消各项优惠政策享受资格。
(十一)鼓励绿茶、红茶等其他生产企业加大茶青收购力度,享受同等奖励政策,形成“白茶+绿茶、花茶、红茶、茶饮料等”的良好共赢局面。
(十二)坚持从源头抓好茶叶质量安全管控,持续推进生态茶园“两好两替代”建设,推动茶园不使用化学农药全覆盖。巩固企业自有基地有机茶成果,逐步扩大有机茶园面积。大力推广茶产业联合体基地化管理模式,建立紧密型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原料来源严于国家标准。其他分散茶园要纳入茶企质量安全宣传责任认领基地,实行茶园管理大数据红黄码和“金边”管理。
(十三)各乡镇(街道、龙安)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片区执法责任,落实茶叶质量管控村规民约以及网格化管理情况报告机制,推进茶农非现金收款功能开通全覆盖。春茶生产期间,各部门加强监管并加密茶青抽查频次,确保福鼎白茶原料来源安全可靠。
本措施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三年,由茶产业发展中心会同相关责任单位共同解释。